2009年4月2日星期四

我们做的这点事儿

几天前收到《读写月报•新教育》第二期,那个曾经让一干老少爷们儿焦虑万分的“母亲•母爱”专题终于印出来了。
拿在手里第一感觉,仿佛《水浒传》的开头,洪太尉误走妖孽:朝廷命官一不小心,放出恁多妖孽,伺机作乱,祸害社会主义教育事业。当然,身当和谐盛世,断不容为非作歹。况且小小妖孽不成气候,道行自不可与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相比较,没本事“打下汴梁,夺他鸟位”,只可小小地造次。
小小的造次也让人高兴。此外,再说三个词。

第一,郁闷
匆匆翻阅一过,为之气结,对李老大童小狐两位同学很生气。
首先是封二上PP的做法很二。不打招呼就出卖人家色相,忒不厚道。尤其不满的是将本人弄成怒目金刚的模样,简直就是陷害嘛,完全不符合本人慈眉善目的本相。
其次,所谓“主持”,那是贬义词啊知道不。直接把哥儿几个划进李咏朱军的行列,不爽。
最不满的是老大小狐竟冒充真理部,手起刀落,河蟹如仪《奇怪的圣诞包裹》原文及点评,竟然全数删去。李同学做贼心虚,躲在QQ上坏笑,竟敢声称只是“小动作”,他可知丫的刀刀割在人心尖子上。现将《奇怪的圣诞包裹》点评及其他两个下刀处(括号内红字为原文)贴出来,以正视听——
五年级下册《奇怪的圣诞包裹》点评
文中“母亲”有两个,两个都很可疑。
对于在海外做寓公的叔公,祖国就是母亲。遥想当年抗战军兴,由北平南下上海,上海沦陷再入租界,尔后逃离“母亲”,直奔美坚利而去。当然,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。几十年之后,怀念之情泛滥,偏不能“把心一横”,回到“母亲”身边。“谁叫我的儿孙统统在美国”,理由也很充分。于是在大洋彼岸兀自搜罗母亲意象,自造爱国胜境。于是怨怼远在香港的子侄辈——你们的礼物竟不能抚慰我思母深情!于是,“泥土”作为象征体被隆重推出。
(用崇高化的“泥土”作礼物,的确够奇怪。我们不妨拿阿赫玛托娃的诗歌《祖国土》来与之对照。诗人中连用七个否定句,坚决拒绝用“祖国土”去负载一切貌似深重、实际上虚幻不实的情感、价值或者意义,然后她写道:“是的,对我们,这是套鞋上的污泥/是的,对我们,这是牙齿间的沙砾/我们把它践踏蹂躏,磨成齑粉——/这是多余的,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!”在诗人看来,只有当我们“躺在它的怀里,和它化为一体”,我们才可以“不拘礼节地称呼它:‘自己的土地’”。)
而在这一家四口的眼里,叔公俨然成了精神领袖。爸爸率先领会叔公的崇高思想,妈妈则更富感性——因此也更具杀伤力——她用肖邦的故事对叔公的爱国之心作了更深刻的诠释,为儿女们上了生动的一课。于是统一思想,全家齐上阵,为迎合叔公的爱国热情奋袖出臂。最后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,所有的灵魂都得到了升华。两个“母亲”就这样达成一致,完成了对孩子的教育。
设若康德地下有知,也许生气:“父母在教育孩子时,通常只是让他们能适应当前的世界——即使它是个堕落的世界。”(《论教育学》P8,赵鹏、何兆武译,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)

二年级下册《妈妈的爱》点评
给儿子打扇和打伞,儿子得病她急得落泪,品质有疵她毫不犹豫批评,前四节生活化的描写使母亲形象真实可感,妈妈的爱就是这样点点滴滴,琐琐碎碎,柔软绵密。不料第五节平地里起惊雷:“妈妈告诉我:‘我们都是祖国的孩子,我们都爱祖国妈妈。’”妈妈形象瞬间高大庄严起来。这个包袱抖得太突兀,太有海拔
![这个包袱抖得太邪门!原诗到此为止(载于《儿童文学》1982年第2期),编者生怕学生不领会其中奥义,好心肠加一句,“啊,妈妈的爱是亲切的教诲”。孰不知正是妈妈这番正义凛然的教诲,让人顿生吞苍蝇的“亲切”感觉。]
母爱是人类最朴素最本真的情感,母爱本身就是意义。对母爱空洞的拔高,是对“妈妈”和“祖国”的双重损害
。[母爱是人类最朴素最本真的情感,母爱本身就是意义,任何在母性之外强加到妈妈头上的“爱”,不是欺骗就是虚伪。
相比其他语系,“祖国”一词在汉语中的语义本就含混不清,(英语中“祖国”有几种表述方式,a fatherland,a motherland,a mother country,a homeland。)这且不说,以“妈妈的爱”为饵料,传达虚假的情感,进行空洞的教化,是对“妈妈”和“祖国”的双重损害。罪孽!]


四年级下册《七子之歌(三首)》点评
《七子之歌》原诗有题记:“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。七子自怨自艾,冀以回其母心。诗人作《凯风》以愍之。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,先后丧失之土地,失养于祖国,受虐于异类,臆其悲哀之情,盖有甚于《凯风》之七子,因择其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,为作歌各一章,以抒其孤苦亡告,眷怀祖国之哀忱,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。国疆崩丧,积日既久,国人视之漠然。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-Lorraine耶?‘精诚所至,金石能开’。诚如斯,中华‘七子’之归来其在旦夕乎?”诗人有“精诚所至,金石能开”之信心,今之港澳可使瞑目也;而“中华‘七子’之归来其在旦夕乎”,诗人未尽之志,则寄望于宝岛矣
。[三首诗的选择,我们要充分理解编者的良苦用心。套用股市术语,回归板块是国家话语中的一支绩优股。]
读现代史,常感佩于五四一代知识者的家国情结和社会关怀。身当社会转型的大变局,家国之殇是他们难以消除的内心隐痛,社会建设则是他们不敢或忘的现实使命感,这是他们做学问、发言论的道德起点和思想旨归,平时潜伏在心,一旦世事丕变或触景感怀,则适时而发。青年闻一多负笈海外,“抒其孤苦亡告,眷怀祖国之哀忱”的心情尤为强烈,而“以励国人之奋兴”的祈望也属当然。因此,“母亲!我要回来,母亲!”,声声嘶喊,痛彻肝腑,读来真切。反观今人动辄以“母亲”比兴,却往往而无视“母亲”之困厄,全无现实之担当,无病呻吟行状令人腻味作呕。
说到此,令人为难。统一话题,何其沉重。其中有历史地位争论,有现实价值分歧,又何等复杂。不幸教育者面对的恰恰是尚无价值判断能力的十岁儿童,要他们如何理解,如何担负?

第二,歉疚
批评完老大与小狐,再自我批评。
尘埃基本落定,但心里很是惭愧。负责一个版本,结果只做了些细琐的工作。重点批评的文章,一无能力二无精神,做不了;最后的综述,硬是赖掉,幸而坏人里也有好人,阿啃兄一力承当,罪过。全赖阿龙同学和倪江老师,两篇大文章读下来,才知自己幸而没写,正好偷偷沾点小光。
另外,勘误两处:
一是P31,《儿子们》点评,第二位学生姓名是“计矗峰”,不是“李矗峰”。因为原为“无名氏”(学生最初没写姓名),是后来请苦李兄查到,再通报初阳的,可能在沟通过程中以讹传讹了。只好请苦李向计同学道歉。
二是P42,《瑞恩的井》点评,“母亲不随意答应孩子要求募捐的请求”,“募捐”一词不通。是我的责任,看了多少遍竟没看出来。

第三,说明
下面是向小狐同学如实汇报小组分工情况的说明,可见大家的努力和我的惭愧。

北师大版
成员:
吕栋、倪江、蒋瑞龙、马秀敏、章新其、陆晨华、李肇忠
分工:
一、重点评析文章:
倪江:《〈母亲的纯净水〉的贫困》(3310字)
蒋瑞龙:《药》(3640字)
二、课文点评:
吕栋、陆晨华、马秀敏、章新其、李肇忠
 ◇说明:这个工作是共同完成的。最初的点评由吕承担部分篇目,其余陆、马、李、章也分别点评数个篇目(并未全部采用),最后由吕负责整合完成。很难精确计算具体的工作量。
 ◇必须指出,童蓓蓓同学对我们批评的批评弥补了很大的不足,至关重要。建议李玉龙同志为她颁发特别贡献奖:)
三、评分:
吕栋
 ◇说明:三个版本的评分最后由郭、蔡、吕共同讨论确定,其中以郭的意见为主。
四、“母亲”出现次数统计:
吕栋
五、推荐理由:
吕栋
 ◇说明:整个专题十二篇推荐课文由郭、冷、吕分别撰写,各写四篇。
另外,综述由郭、蔡完成,吕没有丝毫贡献,已向蔡声明,只署郭、蔡名字。若蔡提供的综述定稿上还有吕的署名,纯属误会,当不予采信。
其余事项须向郭同学咨询,他是总负责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